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所学到的知识点有哪些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1.2观察和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常用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单位换算:1米³=1000分米³1分米³=1000厘米³1升=1分米³1毫升=1厘米³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针压法③重物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1.4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1.5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①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②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4、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的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1.6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常用单位是秒,用“s”表示。其他常用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单位换算:1时=60分=3600秒1秒=1000毫秒
2、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时间点”,时间间隔指“时间段”。
3、实验室常用来记时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1.7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2个区别: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2.2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它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20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
4、鱼类: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5、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如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吸。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除此以外还有:大鲵、蝾螈、牛蛙等)
6、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卵生,体温不恒定。(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7、鸟类: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翔卵生,体温恒定。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
8、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是最高等的动物。(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水生→陆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卵生→胎生;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用鳃呼吸→用肺呼吸。--------------------------[4-8皆为脊椎动物]-------------------------
9、扁形动物:身体多细胞,多数呈暗褐色或灰色,少数成亮色,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为雌雄同体。(如涡虫、血吸虫等)
10、腔肠动物:身体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摄食和排泄用同一个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做猎食及防卫之用。(如水母、水螅、珊瑚、海葵等)
11、棘皮动物:身体多细胞,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大多辐射对称。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动或埋栖。骨板外面附以坚韧的肉质皮膜。(如海胆、海参等)
12、节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不长较厚,无贝壳。身体有许多节肢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分节,两侧对称,卵生。(昆虫占100多万种)
13、软体动物:身体多细胞,一般身体两侧对称,身体柔韧,有外套膜,由外套膜腺细胞分泌物形成的贝壳,身体表面有被外套包被的内壳。(如蜗牛、乌贼、贝壳、蛤等)
14、环节动物:身体多细胞,具真体腔,身体分节,无足,长而薄,看似与节肢动物相像。(如蚯蚓,身体呈圆长形,由体结构成,考体表呼吸,会分泌粘液。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眼睛,下雨时会爬出,屎中含有丰富营养。)
15、线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细长,不分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呈线形。(如蛔虫、蠕虫等)
16、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最低等动物,生活在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如草履虫、变形虫等)-------------------------[9-16皆为无脊椎动物]-----------------------
17、昆虫属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昆虫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两对翅)、腹三部分,还有一对复眼,一个口器。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2.3常见的植物
1、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2、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如苹果、豌豆、郁金香、樟、玉兰、青菜等,它们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如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3、种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分为以上两种,区别为是否被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4、蕨类植物: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根、茎、叶。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潮湿的环境水中形态结构根、茎、叶无根,有茎、叶(有假根,固定作用)无根、茎、叶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孢子生殖孢子生殖、细胞分裂举例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紫菜、海带、水绵、衣藻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4细胞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液泡:含有细胞液。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生物个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7、一个母细胞经过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意义: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8、细胞分裂时,细胞内存在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在动物的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般大小。
9、细胞生长,体积由小变大。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直至与母细胞一样大。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和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命体的各种结构,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命个体。
11、生长和分化往往相伴而行。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①目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镜座:马蹄形,使显微镜安置稳定。③镜壁:是握镜的地方。④反光镜: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⑤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⑥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⑦镜筒和物镜转化器: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就是物镜转换器。转换器上的圆孔可安放物镜。⑧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⑨压片夹:可固定载玻片。⑩遮光器:载物台下面的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11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物镜转换。
2、转动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下移动对焦。
3、将玻片上的观察物正对通光孔。
4、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看到物象后细调。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数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2、衣藻↓鞭毛:通过摆动使之游动。伸缩泡:来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眼点:感受光线的强弱。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细胞壁:保护作用。叶绿体:杯状。
3、草履虫(约0.3mm)↓小核:含有遗传物质。大核:负责营养。口沟:摄取食物。食物泡:消化食物。纤毛:使进行旋转运动。伸缩泡:有吸集管(吸集水),共两个,一个在前三分之一处,另一个在后三分之一处,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胞肛:排泄口,排除体内残渣。表膜:同细胞膜。
4、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遗传物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鞭毛、液泡)。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6、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在细菌体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8、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9、抑制细菌生长可以:①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②冷藏法: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③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④加热法: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因素:温度、水分、氧气。
10、食用菌是大型的真菌,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
11、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牛奶),否则会影响到它们的营养和味道。对于这类事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温至一定温度(一般为60℃—85℃),持续15到3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
12、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14、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表皮是植物的一种保护组织。在叶片的中部,可以看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从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物质。
15、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6、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它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有保护功能。有些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17、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成为结缔组织,它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18、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19、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和神经中。20、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①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上皮组织构成。②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刺激。③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解冲击、储存能量。2.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成为器官。
2、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腺)等,它们称为消化器官。
3、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就成为系统。
4、人体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5、食物→口腔(分泌唾液)→咽(推向食道)→食道(推向胃)→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胆汁、胰液、肠液)→大肠→肛门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肉质的茎,刺状的叶。肉质茎可贮存的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2、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向光性。
3、保护色:色彩与环境相同,不能分辨出轮廓。(变色龙)
4、警戒色:有鲜艳的外表,起警告作用,一般有毒臭或腐蚀性。(箭毒蛙)
5、拟态:外表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似。(竹节虫)
6、以上三种方式便于生物捕食、逃避灾害、便于繁殖。
7、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8、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我们居住的地球一、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1.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印度人则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龟背上。古代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二、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三、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1.地平线2.月食3.登高望远4.帆船5.天涯海角6.时差7.北极星3.2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经线等长,为半圆。2.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不等长,为整圆。3.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市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4.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5.赤道以北就是北纬(N)。北纬90°就是北极。赤道以南就是南纬(S)。南纬90°就是南极。6.纬度从赤道算起,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二、地图1.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2.地图三要素是:图例和注记、方向和比例尺。3.比例尺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距离的图例。②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即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即1厘米表示10千米以上。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③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也比较粗略。4.比例尺的表现方式地图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来表示:(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2)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3)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三种定向法(1)一般定向法(2)经纬网定向法(3)指向标定向法3.3太阳和月球一、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3.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比较暗的气体斑块。4.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5.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6.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就要注意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光球层太阳黑子8.太阳活动色球层日珥、耀斑日冕层太阳风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3.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4.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火山爆发形成的。5.月球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布满环形山、没有天气变化和黑色背景。3.4观测太空一、星座1.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2.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3.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4.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北斗星在大熊座。5.北斗星斗柄朝东是春季,北斗星斗柄朝西是秋季,北斗星斗柄朝南是夏季,北斗星斗柄朝北是冬季简单要决: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二、星图1.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3.5月相1.月相的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形成原理: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②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3.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简单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半月—上弦月—上半夜—西半天—月面朝西)4.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5.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6.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3.6日食和月食一、日食1.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从西缘开始,结束于东缘。2.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式,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3.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类型。4.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5.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自造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鱼喷水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葵花朵朵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是非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取一部分调查作为样本,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抽样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图标、音像资料。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5、生物都生存在生物圈中。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约20千米左右的圈层。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但人类的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6、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7、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8、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鱼离不开水)。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9、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0、对照试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光是变量,其它条件是定量)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描述的是气温对植物的影响。

  
12、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13、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 细菌、真菌—分解者

  统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1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1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16、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7、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9、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1、 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
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
3、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
4、课本70页草履虫的结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
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
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
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
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
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
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
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
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
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
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3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3
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④提供氧气

  3
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
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
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
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0、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
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
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
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
5、植被的概念: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4
6、植被的类型:荒漠、草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4
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
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
16、55%),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
9、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点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生物圈中的绿色 植物类 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 种植 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 淡水:水绵,衣藻 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 鱼类饵料)


(3)供食用(如 海带 紫菜)


(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 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如 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如 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


(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只有单子叶植物有胚乳。子叶、胚乳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8、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9、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①裸子植物(如:松、银杏、苏铁、红豆杉、水杉、圆柏、侧柏)②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原因:被子植物一般都具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从而保证了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高效率地运输;它们一般都能开花和结果,所结的果实能够保护里面的种子,不少果实还能帮助种子传播。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 ,植株的 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适宜的温度
(2)一定的水分
(3)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①种子和胚是完整的②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③种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干燥、减少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①种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胀②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③胚根发育成根④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⑤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①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② 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 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 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6、芽的分类 ①顶芽②侧芽。芽的发育 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8、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仅是水分和无机盐。给植物打针输液: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针头应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句农谚说的是对于庄稼来说,它的成活、生长和收获,在于浇水的方式、 方法 ;而庄稼收获的多少,在于对它施肥的时间、方式和施肥量。这说明了水、肥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9、花的主要结构:


(1)雌蕊 ①柱头 ②花柱 ③子房(内有胚珠含卵细胞)


(2)雄蕊 ①花药(内有花粉含精子)②花丝。


10、传 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类型:

① 自花传粉(如 小麦、水稻、豌豆)

② 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靠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昆虫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帮助植物传粉。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原因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玉米的果穗有缺粒的;吃瓜子时,子粒常有空瘪的原因是传粉不足,解决办法是人工辅助授粉。


11、受精的概念: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的过程:
(1)长出花粉管。
(2)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3)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1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为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13、黄瓜、南瓜、丝瓜这些植物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花是雄花,有的花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会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 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 吸收面积 ,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向外分裂形成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木质部。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气孔的结构: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④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3、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实现


4、叶片由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叶肉 与 叶脉 三部分组成。表皮分布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 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动输;②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③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6、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作用:①植物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②植物的茎叶承接着 雨水 ,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③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补充地下水。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暗处理、遮光处理、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实验注意事项:

①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原因是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②实验中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原因:为了做对照实验。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得到如下结论:

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②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③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P117)

①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淀粉转运消耗掉

②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上下两

面遮住:对照实验

③为什么要用酒精隔水加热: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

④为什么要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才不会干扰试验效果

⑤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2、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 、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场所叶绿体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5、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6、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8、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


(1)对于活细胞而言,增强呼吸作用,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 )


(2)对于死细胞而言,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食物储存过程中保持干燥,降低温度,减少氧气浓度)。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9、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由于生物呼吸作用或者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吸收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碳--氧平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0、栽花或种庄稼需要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因为甘薯、白菜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会导致窖内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导致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农作物的营养,使农作物的品质下降。若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饱满,果树和瓜类果实较甜,这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旺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六种)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3、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人均森林面积减少 ②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③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4、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我国相继颁布防止我们生存环境恶化的法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03年《退耕还林条例》 开展了开展了植树、种草等活动,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 植树节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初一下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华知识点汇总

★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大全

★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书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 初一生物第三单元期末复习与学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


<style type="text/css"> .cth967kopt,.t1x36rw,.sg2759,.u0sho52ck,.hzp2gd3r5pt,.p7l3a90{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s88apy6n0,.yuk42oy51,.an8qbla,.c1vllu,.dote72,.f28q0rgt,.lqp6z3z,.l5i4d8t0,.urmnls8o,.k6j634cmun9{display:none!important;} .fcqdofo2xz6,.x4j7kl4pe1o,.tw1q2m980,.walm09fh5g{display:inline-block;font-size: 0!important;width:1em;height:1em;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0;} </style>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浙江的

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客比P20

2、地球中面积广大的陆地是大陆,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来自陆。面积较小的陆地是岛屿。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望工伯岛是马来群岛。

3、请掌握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北活买选、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亚洲、理想知识网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交利洋洲、南美洲和南述积利极洲在南半球。非洲则刚好在南北给属司互是景受至接肥半球一半。P21

4、请掌握世界四大洋的面积大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要求在纸上能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医美科队了土息袁席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沙群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台湾海峡、琼州宜编理举农排只乙米血海峡、黑海海峡。

6、请掌握世界上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洋与洋之间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航他福充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分界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分界线场波的府。(阅读课后图册)

7、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境乙失清诉意停雅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南美皮架换粒队群可费世洲),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亚洲)。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南美洲),世界上最长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非洲)。

8、世界气候 P七游足气验减件鲜厚控触25
纬度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大致在南北纬30ο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干旱少雨,甚至几年不下雨
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 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度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小
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集中在暖季
极地附近 极地气候 终年严寒,皆为冬季
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之上 高山气候 随着高度增加,气候垂直变化非常明显

9、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图中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中国和非洲、欧洲的气候类型。P25-26

10、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地形和气候两个要素构成,组成了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11、气候的主要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植物和动物对当地的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尤其是植物。(掌握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区中的动物)

12、请掌握亚洲的主要地形区。P29

13、中国的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带,小部分位于低纬度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位于亚洲的东部,东西跨经度达62度,南北跨纬度达50度。濒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地理位置的特点是海陆兼备。这种地理位置的优点是:见书本P41页。

14、世界三大人种是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是白色人种。南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叫拉丁美洲)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属于黄色人种。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散布。(请掌握三大人种的特点)P30

15、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都位于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是梵蒂冈。

16、国界线范围内的邻陆、邻水、邻海和邻空,总称领土。世界面积最大的六个国家顺序请掌握。P32

17、世界上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整个非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绝大部分的亚洲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日本。P33

18、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互相联系和交往,共同解决世界问题。采取的措施可从国际法律、经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有关方面来回答。(请说出几个世界组织的名称及主要的情况)P33-34

19、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来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
20、地球每转10需要4分钟,即转150需要1小时,我国东西之间跨经度达62度,则东西之间时间相差4个小时多。其中0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世界上又把西经7.5度--东经7.5度之间的地区叫零时区(中时区),向东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向西也可以划分为11个半时区,加起来正好是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英国伦敦为零时区,北京为东八区(中国时区相差4个时区)。东京为东九区。
2
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请掌握。由此来练习掌握地球上的某一个点的位置。(给出某一个点的经纬度,判断它位于什么半球,什么纬度带,什么温度带)P36
<style type="text/css"> .ie938id0,.exiqf8,.a674t9,.pcjl9sc6aow,.x2r40gm,.v2329smm50{display:inline-block;font-size: 0!important;width:1em;height:1em;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0;} .tc72i49u,.f5y4r4oj07,.t5378e,.wjy9c7,.ohounzzjm1z,.d6d63s8m,.g8r86u64{display:none!important;} .zfmk1c1xad0,.p3it51xe39,.cw2pfdv,.mvb5sf4,.tse1hi,.g8r35bwr3,.k848u0e45{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style>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所学到的知识点有哪些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列输安派学话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1.2观察和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
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旧弦补子见(dm)、厘米(cm理想知识网)、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单位换算:1千米=1000黑投任表秋握和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兰胞陈歌.8米=1.8×1000至波超概答毫米=1800毫治则春若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常用单位考说球介学英吸被最既力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单位换算兰照司:1米³=1000分米³1分米³=1000底术且对样适原刚商护厘米³1升=1分米³1毫升=1厘米³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
7、
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章计超养每南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针压法③重物远机饭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1.4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广刻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婷烧属两训著℃”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后服计量程的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座曲阳体充分接触。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五析宪背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1.5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①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②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4、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的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1.6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常用单位是秒,用“s”表示。其他常用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单位换算:1时=60分=3600秒1秒=1000毫秒
2、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时间点”,时间间隔指“时间段”。
3、实验室常用来记时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1.7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2个区别: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2.2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它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20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
4、鱼类: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5、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如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吸。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除此以外还有:大鲵、蝾螈、牛蛙等)
6、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卵生,体温不恒定。(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7、鸟类: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翔卵生,体温恒定。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
8、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是最高等的动物。(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水生→陆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卵生→胎生;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用鳃呼吸→用肺呼吸。--------------------------[4-8皆为脊椎动物]-------------------------
9、扁形动物:身体多细胞,多数呈暗褐色或灰色,少数成亮色,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为雌雄同体。(如涡虫、血吸虫等)
10、腔肠动物:身体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摄食和排泄用同一个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做猎食及防卫之用。(如水母、水螅、珊瑚、海葵等)
11、棘皮动物:身体多细胞,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大多辐射对称。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动或埋栖。骨板外面附以坚韧的肉质皮膜。(如海胆、海参等)
12、节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不长较厚,无贝壳。身体有许多节肢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分节,两侧对称,卵生。(昆虫占100多万种)
13、软体动物:身体多细胞,一般身体两侧对称,身体柔韧,有外套膜,由外套膜腺细胞分泌物形成的贝壳,身体表面有被外套包被的内壳。(如蜗牛、乌贼、贝壳、蛤等)
14、环节动物:身体多细胞,具真体腔,身体分节,无足,长而薄,看似与节肢动物相像。(如蚯蚓,身体呈圆长形,由体结构成,考体表呼吸,会分泌粘液。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眼睛,下雨时会爬出,屎中含有丰富营养。)
15、线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细长,不分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呈线形。(如蛔虫、蠕虫等)
16、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最低等动物,生活在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如草履虫、变形虫等)-------------------------[9-16皆为无脊椎动物]-----------------------
17、昆虫属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昆虫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两对翅)、腹三部分,还有一对复眼,一个口器。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2.3常见的植物
1、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2、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如苹果、豌豆、郁金香、樟、玉兰、青菜等,它们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如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3、种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分为以上两种,区别为是否被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4、蕨类植物: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根、茎、叶。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潮湿的环境水中形态结构根、茎、叶无根,有茎、叶(有假根,固定作用)无根、茎、叶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孢子生殖孢子生殖、细胞分裂举例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紫菜、海带、水绵、衣藻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4细胞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液泡:含有细胞液。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生物个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7、一个母细胞经过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意义: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8、细胞分裂时,细胞内存在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在动物的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般大小。
9、细胞生长,体积由小变大。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直至与母细胞一样大。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和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命体的各种结构,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命个体。
11、生长和分化往往相伴而行。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①目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镜座:马蹄形,使显微镜安置稳定。③镜壁:是握镜的地方。④反光镜: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⑤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⑥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⑦镜筒和物镜转化器: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就是物镜转换器。转换器上的圆孔可安放物镜。⑧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⑨压片夹:可固定载玻片。⑩遮光器:载物台下面的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11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物镜转换。
2、转动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下移动对焦。
3、将玻片上的观察物正对通光孔。
4、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看到物象后细调。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数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2、衣藻↓鞭毛:通过摆动使之游动。伸缩泡:来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眼点:感受光线的强弱。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细胞壁:保护作用。叶绿体:杯状。
3、草履虫(约0.3mm)↓小核:含有遗传物质。大核:负责营养。口沟:摄取食物。食物泡:消化食物。纤毛:使进行旋转运动。伸缩泡:有吸集管(吸集水),共两个,一个在前三分之一处,另一个在后三分之一处,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胞肛:排泄口,排除体内残渣。表膜:同细胞膜。
4、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遗传物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鞭毛、液泡)。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6、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在细菌体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8、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9、抑制细菌生长可以:①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②冷藏法: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③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④加热法: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因素:温度、水分、氧气。
10、食用菌是大型的真菌,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
11、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牛奶),否则会影响到它们的营养和味道。对于这类事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温至一定温度(一般为60℃—85℃),持续15到3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
12、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14、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表皮是植物的一种保护组织。在叶片的中部,可以看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从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物质。
15、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6、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它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有保护功能。有些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17、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成为结缔组织,它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18、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19、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和神经中。20、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①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上皮组织构成。②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刺激。③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解冲击、储存能量。2.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成为器官。
2、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腺)等,它们称为消化器官。
3、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就成为系统。
4、人体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5、食物→口腔(分泌唾液)→咽(推向食道)→食道(推向胃)→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胆汁、胰液、肠液)→大肠→肛门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肉质的茎,刺状的叶。肉质茎可贮存的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2、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向光性。
3、保护色:色彩与环境相同,不能分辨出轮廓。(变色龙)
4、警戒色:有鲜艳的外表,起警告作用,一般有毒臭或腐蚀性。(箭毒蛙)
5、拟态:外表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似。(竹节虫)
6、以上三种方式便于生物捕食、逃避灾害、便于繁殖。
7、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8、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我们居住的地球一、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1.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印度人则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龟背上。古代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二、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三、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1.地平线2.月食3.登高望远4.帆船5.天涯海角6.时差7.北极星3.2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经线等长,为半圆。2.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不等长,为整圆。3.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市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4.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5.赤道以北就是北纬(N)。北纬90°就是北极。赤道以南就是南纬(S)。南纬90°就是南极。6.纬度从赤道算起,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二、地图1.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2.地图三要素是:图例和注记、方向和比例尺。3.比例尺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距离的图例。②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即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即1厘米表示10千米以上。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③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也比较粗略。4.比例尺的表现方式地图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来表示:(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2)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3)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三种定向法(1)一般定向法(2)经纬网定向法(3)指向标定向法3.3太阳和月球一、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3.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比较暗的气体斑块。4.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5.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6.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就要注意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光球层太阳黑子8.太阳活动色球层日珥、耀斑日冕层太阳风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3.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4.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火山爆发形成的。5.月球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布满环形山、没有天气变化和黑色背景。3.4观测太空一、星座1.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2.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3.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4.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北斗星在大熊座。5.北斗星斗柄朝东是春季,北斗星斗柄朝西是秋季,北斗星斗柄朝南是夏季,北斗星斗柄朝北是冬季简单要决: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二、星图1.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3.5月相1.月相的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形成原理: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②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3.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简单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半月—上弦月—上半夜—西半天—月面朝西)4.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5.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6.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3.6日食和月食一、日食1.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从西缘开始,结束于东缘。2.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式,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3.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类型。4.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5.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style type="text/css"> .e02125j6me,.qaecp9l6,.cof400t5,.h9fkr4v5zg7,.q3w1f02grfc,.oixek95usb,.bed8f5h8u7s{display:inline-block;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visibility:hidden;} .z6py7c4c9,.p45p0b2q,.d1y5x41oo,.k2miwt,.t0ng09tkv6,.gr67452d857,.cv6r60,.m6021u82,.mk101b91v78{display:none!important;} .av2y001t1a,.ozmb73wk,.e4s91ec,.gv756h8{display:inline-block;font-size: 0!important;width:1em;height:1em;visibility:hidden;line-height:0;} </style>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手管是振盾夜编章所学到的知识点有握菜少适剧免非搞难哪些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1.1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
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业固算免诗编、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1.2观察和实验
1、观察和实验效款复换犯汽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语日高护反围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虽解伯六客五上草帝察的范围。1.3长度和体积免究的测量
1、测量是一罗年友现结白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拿晶约笑误社末士: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视讨大粉聚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
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常用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啊脸活斤没责呀树露必。单位换算:1米³=1000分米³1分米³=1000厘米³1升=1分米³1毫升=1厘米³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觉味己或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②审参演克句硫威如艺针压法③重物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1.4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称脱下吧欢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后称最洲花表往万度,用“℃”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4弦线苦血、温度计的使用:①前放审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1.5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kg”表示。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①调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衡量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②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这时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③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4、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的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1.6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常用单位是秒,用“s”表示。其他常用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单位换算:1时=60分=3600秒1秒=1000毫秒
2、时间包括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时间点”,时间间隔指“时间段”。
3、实验室常用来记时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1.7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第2章观察生物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2个区别: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2.2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它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20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
4、鱼类: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5、两栖动物: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如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吸。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除此以外还有:大鲵、蝾螈、牛蛙等)
6、爬行动物: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卵生,体温不恒定。(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7、鸟类: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翔卵生,体温恒定。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
8、哺乳动物: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是最高等的动物。(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水生→陆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卵生→胎生;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用鳃呼吸→用肺呼吸。--------------------------[4-8皆为脊椎动物]-------------------------
9、扁形动物:身体多细胞,多数呈暗褐色或灰色,少数成亮色,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为雌雄同体。(如涡虫、血吸虫等)
10、腔肠动物:身体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摄食和排泄用同一个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做猎食及防卫之用。(如水母、水螅、珊瑚、海葵等)
11、棘皮动物:身体多细胞,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大多辐射对称。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动或埋栖。骨板外面附以坚韧的肉质皮膜。(如海胆、海参等)
12、节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不长较厚,无贝壳。身体有许多节肢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分节,两侧对称,卵生。(昆虫占100多万种)
13、软体动物:身体多细胞,一般身体两侧对称,身体柔韧,有外套膜,由外套膜腺细胞分泌物形成的贝壳,身体表面有被外套包被的内壳。(如蜗牛、乌贼、贝壳、蛤等)
14、环节动物:身体多细胞,具真体腔,身体分节,无足,长而薄,看似与节肢动物相像。(如蚯蚓,身体呈圆长形,由体结构成,考体表呼吸,会分泌粘液。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眼睛,下雨时会爬出,屎中含有丰富营养。)
15、线形动物:身体多细胞,身体细长,不分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呈线形。(如蛔虫、蠕虫等)
16、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最低等动物,生活在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如草履虫、变形虫等)-------------------------[9-16皆为无脊椎动物]-----------------------
17、昆虫属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昆虫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两对翅)、腹三部分,还有一对复眼,一个口器。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2.3常见的植物
1、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2、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如苹果、豌豆、郁金香、樟、玉兰、青菜等,它们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如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3、种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分为以上两种,区别为是否被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4、蕨类植物: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根、茎、叶。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潮湿的环境水中形态结构根、茎、叶无根,有茎、叶(有假根,固定作用)无根、茎、叶生殖方式孢子生殖孢子生殖孢子生殖、细胞分裂举例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紫菜、海带、水绵、衣藻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4细胞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液泡:含有细胞液。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生物个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7、一个母细胞经过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意义: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8、细胞分裂时,细胞内存在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在动物的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般大小。
9、细胞生长,体积由小变大。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直至与母细胞一样大。
1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和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命体的各种结构,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命个体。
11、生长和分化往往相伴而行。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①目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②镜座:马蹄形,使显微镜安置稳定。③镜壁:是握镜的地方。④反光镜: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⑤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⑥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⑦镜筒和物镜转化器: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就是物镜转换器。转换器上的圆孔可安放物镜。⑧载物台:放置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⑨压片夹:可固定载玻片。⑩遮光器:载物台下面的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11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物镜转换。
2、转动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下移动对焦。
3、将玻片上的观察物正对通光孔。
4、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看到物象后细调。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数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属于单细胞生物。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2、衣藻↓鞭毛:通过摆动使之游动。伸缩泡:来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眼点:感受光线的强弱。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细胞壁:保护作用。叶绿体:杯状。
3、草履虫(约0.3mm)↓小核:含有遗传物质。大核:负责营养。口沟:摄取食物。食物泡:消化食物。纤毛:使进行旋转运动。伸缩泡:有吸集管(吸集水),共两个,一个在前三分之一处,另一个在后三分之一处,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胞肛:排泄口,排除体内残渣。表膜:同细胞膜。
4、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遗传物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鞭毛、液泡)。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6、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在细菌体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8、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9、抑制细菌生长可以:①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②冷藏法: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③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④加热法: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因素:温度、水分、氧气。
10、食用菌是大型的真菌,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
11、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牛奶),否则会影响到它们的营养和味道。对于这类事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温至一定温度(一般为60℃—85℃),持续15到3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
12、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13、植物的基本组织: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14、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表皮是植物的一种保护组织。在叶片的中部,可以看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从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物质。
15、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6、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它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有保护功能。有些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17、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成为结缔组织,它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18、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19、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和神经中。20、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①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上皮组织构成。②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刺激。③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解冲击、储存能量。2.6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成为器官。
2、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腺)等,它们称为消化器官。
3、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就成为系统。
4、人体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5、食物→口腔(分泌唾液)→咽(推向食道)→食道(推向胃)→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胆汁、胰液、肠液)→大肠→肛门2.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肉质的茎,刺状的叶。肉质茎可贮存的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
2、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向光性。
3、保护色:色彩与环境相同,不能分辨出轮廓。(变色龙)
4、警戒色:有鲜艳的外表,起警告作用,一般有毒臭或腐蚀性。(箭毒蛙)
5、拟态:外表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似。(竹节虫)
6、以上三种方式便于生物捕食、逃避灾害、便于繁殖。
7、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8、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有: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我们居住的地球一、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1.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印度人则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龟背上。古代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个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二、现在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2.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3.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三、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1.地平线2.月食3.登高望远4.帆船5.天涯海角6.时差7.北极星3.2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经线等长,为半圆。2.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纬线。纬线不等长,为整圆。3.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市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4.0°经线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5.赤道以北就是北纬(N)。北纬90°就是北极。赤道以南就是南纬(S)。南纬90°就是南极。6.纬度从赤道算起,把0°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二、地图1.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2.地图三要素是:图例和注记、方向和比例尺。3.比例尺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距离的图例。②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即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即1厘米表示10千米以上。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③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描述的内容也比较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描述的内容也比较粗略。4.比例尺的表现方式地图的方向常用三种方法来表示:(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的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的指向为南。(2)有的地图用一个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3)一般地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5.三种定向法(1)一般定向法(2)经纬网定向法(3)指向标定向法3.3太阳和月球一、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表面温度约为60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3.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比较暗的气体斑块。4.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5.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6.太阳色球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太阳风增强时可以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就要注意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光球层太阳黑子8.太阳活动色球层日珥、耀斑日冕层太阳风二、月球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2.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照亮的月面。3.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3千米。4.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即月坑。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火山爆发形成的。5.月球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生命。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布满环形山、没有天气变化和黑色背景。3.4观测太空一、星座1.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宿”。现在,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2.在北半球,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3.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4.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北斗星在大熊座。5.北斗星斗柄朝东是春季,北斗星斗柄朝西是秋季,北斗星斗柄朝南是夏季,北斗星斗柄朝北是冬季简单要决: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二、星图1.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3.5月相1.月相的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2.月相形成原理: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②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3.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简单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上半月—上弦月—上半夜—西半天—月面朝西)4.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5.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6.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3.6日食和月食一、日食1.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日食。从西缘开始,结束于东缘。2.地球带着月球绕太阳运动,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式,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3.日食有日全食、日环食和日偏食三种类型。4.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日偏食;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时,出现日环食;太阳完全被遮住时,出现日全食。5.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
来源:本文由理想学习网原创撰写,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